broken image

媃媃宣真話

Rourou's Self-care Universe

  • Message of Happiness
  • Moonlight Letter
  • Good People Will Reward in Kind

遠方

Brings back the child that I resemble

· 人際關係,自我觀照

今天的書寫自我觀照,我想聊聊「習得安全依附」。

在與內在家庭開會時,我驚訝地意識到,「整班」竟然出現了好多「空的座位」、「殘影」!這象徵著我的內在小孩們,已經能夠大膽放心地去探索世界,她們自由了!而這個畫面也告訴我,假如這些 younger parts 所在的地方像個學校,那《遠方》大概就是校歌,鼓勵著我們——會被完全接納、篤定地被愛著的,會被欣賞、珍視、尊重、感恩、同理,像我可以如何對自己那樣 (也許還做得比我好?),請繼續對愛保有信仰,耐心等待。

而我,真的等到了。遇到了我的伴侶,一個能與我共同譜寫這份安全感的人。

我們當然都不是完美的人,我們始終是兩套求生神經系統在求同存異,但我們擁有「足夠好」的關係。這段關係從一開始就是兩個能夠自在做自己的人相遇。在自己裡感到安全,才真正有機會認識對方的真實模樣。所以這十年來,每一天對我而言,都是情人節。

我也特別感恩,慶幸我們都是愛唱反調、勇於質疑一切的人。正因如此,我們沒有被社會對男女的偏見、評價與期待這些「哈哈鏡」(扭曲現實的鏡子)所遮蔽。我們得以看見愛最真實的樣貌。

這十年的交往,正好也是我持續精進專業工作的十年。這段經驗,無疑成為滋養我人生與職涯成長的重要沃土。於是回到今天我想書寫的核心——「習得安全依附」。依附理論的資料和研究多到不行,鼓勵大家自己去做功課,但要用我的話說:「依附是人類生存所需,人與人每一次當下狀態的連結與互動,都是安全與不安全的擺盪、更緊密或更疏遠的機會。自己與自己的關係,在『自我』被意識到之前,都是習得甚至複製來的。好家在,關係的變化沒有時序限制,我們是能夠一邊療癒自己、一邊突破與他人關係的輪迴的。」

對許多在早期依附關係中經歷過不穩定或傷害的人來說,「有安全感的愛」可能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詞彙。就像我過去一樣,內在小孩們的世界充滿了不確定和焦慮,總是在擔心會不會被嫌棄、被否定。那時候,態度上的「傲嬌」、行為上的「dooslam」(突然跟人斷交) 等等,都是為了保護自己而發展出的策略,卻也阻礙了親密關係的深化。而當內在安全感逐漸累積,當關係真正穩定後,這些防衛行為便不再出現了。

「習得安全依附」並非一蹴可幾,它需要時間、耐心和關係團體裡的共同努力。對我而言,和伴侶的關係提供了一個穩固而可靠的基底,讓我得以慢慢修復過去的創傷,重新建立對愛和連結的信任。

以下是一些關於「習得安全依附」的體會與實踐:

一、 創造安全空間,允許脆弱展現:

這是一種很「身體」的感受。如同前面提到,我們不是完人,我們的神經系統各自有著不同的運作模式。但相似的信念系統、價值觀、可預測的行為模式,以及日積月累的信任與理解,是延續愛與安全感的關鍵。我們願意,也能夠,投入時間與心力,去傾聽、關懷、支持彼此,與尊重對方的決定。有時候,僅僅是「當我感到脆弱時,我知道他會在那裡」,這本身就是強大的療癒力量。(也感謝他的穩定性!)

**Fun Fact::**在約會市場裡,安全依附型的人通常很快就會「脫單」,而焦慮型與逃避型的人則可能持續在市場裡「相愛相傷」。焦慮型與逃避型很容易互相「證明」自己的不適應信念(如:「你看吧,我就是不夠好才被拋棄。」),越陷越深。但只要勇敢突破舊有模式、重塑信念系統,累積內在安全感,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安全依附型,或至少更能辨認什麼是安全的人。

二、 積極溝通與修復:

再好的關係也不是永遠能保持 50/50 的平衡感,但重要的是,我們能否在 40/60、51/49 的時候願意積極面對不平衡,坦誠溝通彼此的需求和感受,努力回到彼此身邊。我是超級討厭和害怕衝突的人,但在這段關係裡,我能勇敢誠實表達自己而從不擔心關係的質變,因為我們經驗到,原來我們一起哭一哭、聊一聊、抱一抱,事情自然就開始變好了。無需操控、無需爭辯,每一次積極耐心修復調整就是關係深化和成長的契機,鞏固了我們的安全依附。

三、 共同探索與成長:

我們都珍視彼此的獨立性,但也享受共同探索世界的樂趣和直面世界的黑暗。我們一起喜歡一樣的東西、一起宅、一起旅行、一起面對生活中的挑戰。在這些共同經歷中,我們更了解彼此,也更深地連結在一起。看著對方在關係中不斷成長 (無需比較,但有時還是覺得很有趣,就是直男似乎就是慢了一點 lol),自己也受到鼓舞,這種互相支持、共同進步的感覺,讓我們的依附關係更加穩固。

四、 持續的自我關照與反思:

「習得安全依附」並非終點,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。我仍然在自我反思,覺察內在小孩的需求,並學習如何更好地愛自己。同時,我也會觀察在這段關係中的感受,與伴侶坦誠分享我的體會。這種持續的自我關照和雙向溝通,有助於我們不斷調整和滋養這段關係。

Bonus:如果我們是嬰兒、兒童,會如何與彼此安全連結?

你會看著嬰兒笑、跟著他笑?當他皺眉哭泣,你也心疼地皺眉?每天抱抱、牽手、親親,說「我愛你」?如果是小學生,會一起下課去上廁所?一起寫功課?一起掃地?一起承擔責任?我們會。我們會對彼此這樣、跟彼此這樣相處。這些不是靠承諾,而是自然而然地發生。獨立於其他關係之外,我們的關係長成了自己的樣子。

這十年,真的是一段充滿療癒與成長的旅程。我從一個不夠有安全感的個體,在愛與陪伴中,慢慢習得了安全依附的能力。這並非意味著過去的傷痕完全消失,而是我學會了如何與它們共處,並在當下的關係中找到力量和支持。我相信,只要我們對愛保有信仰,並願意為之努力,每個人都有可能在關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安全港灣。

結婚兩週年快樂!

訂閱
上一篇
如果你是女孩
下一篇
不說再見
 返回網站
頭像
取消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